分析化学学科
分析化学学科共有导师8名,均具有博士学位,其中校外兼职导师2名。二级教授、博士生导师1名,教授2名,副教授4名,讲师2名。分析化学学科现培养分析化学专业研究生22人,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为:分析化学、光谱分析、电化学分析、分析化学新方法新技术、纳米荧光材料和生物医用材料合成及应用研究、多酸基复合材料的功能化研究、靶向纳米团簇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研究、荧光小分子探针的合成及在细胞成像方面的应用、有机无机金属配合物催化和抗菌活性等研究。学科导师们共主持或参与国家级、省级、厅级和校级课题52项,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10余篇,其中SCI收录60余篇。第一发明人和共同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,主编著作8部。研究成果取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6项,市级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、一等奖2项,校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,参与省级卫生厅、教育厅、重点实验室合作项目多项。
一、文章
1. Energy Reports, 2022, 8:1190 -1199.
2. Micromachines, 2022, 13, 788.
3. Crystal Research and Technology, 2022, 57, 2100186.
4.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872 (2021) 159597.
5. Nanoscale, 2021, 13, 16182;
6. J. Mater. Chem. C, 2019, 7, 9856.
7. Angew. Chem. Int. Ed., 2016, 55, 3699;
8. Small, 2016, 12, 6153;
二、获奖
1. 吕玉光,王景涛,滕杨,张东东,孙光涛。多功能靶向荧光探针设计及其在生物医学检测中的应用研究,2020年黑龙江省科学进步奖,三等奖。
三、授权发明专利
1. 吕玉光; 石春卉; 王伟娥等, 一种口腔医用材料石膏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, 授权发明专利, 中国, 专利号CN201611096013.9。
2. 吕玉光,宋春香,郭英雪等, 口腔医用材料分离剂及其制备方法,授权发明专利, 中国,专利号ZL2013105 08899.3。
上一条:药理学学科简介 下一条:药学学科简介
【关闭】